中國中鐵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楊涔:駕駛“鋼鐵巨龍”穿江越洋的女盾構主司機

楊涔,女,24歲,中共黨員,現任中鐵隧道局深江鐵路2標“大灣區”號盾構主司機。自2020年7月入職中鐵隧道局以來,她先后參與了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和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建設。她也是目前全國最年輕的大直徑女盾構女主司機。

逐夢中隧事業,選擇成就人生

2016年7月,懷著對自動化的熱愛,楊涔報考了自動化專業。她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才能激發自己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堅持興趣導向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四年的大學生活轉瞬即逝,2020年6月,在畢業之際,她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中鐵隧道股份的招聘信息,深入了解了企業發展史、技術優勢及企業文化后,她決定利用專業所學在中鐵隧道股份實現工程報國的人生理想。在入職培訓期間,她了解到盾構機是當前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領域的主流高新技術裝備,擁有多達5萬個零部件,集液壓、機械、電氣、流體、環流5大系統30余個子系統于一身,而駕馭這一“地下巨龍”的就是盾構主司機,于是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盾構學懂弄通,征服這條“地下巨龍”。

在培訓期間,她翻閱大量資料,多次請教培訓老師為自己解答困惑。培訓結束后,她找到人力部表達了想去盾構項目實習和學習盾構機操作的想法。7月,她被分配到當時國內在建最大直徑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3標項目見習。這是她第一次有機會在現實中見到大直徑盾構機,她心中又激動又興奮,但遺憾的是,當她到項目時,由于工程收尾,佛莞3標的盾構機已被調往其他項目,她沒有如愿見到盾構機,只看到留下的一摞摞技術資料和成型隧道。雖然此次盾構之行撲了空,但大盾構在她心中顯得更加神秘了。

青春獻隧踐忠誠,匠心傳承接力行

因職業的特殊性,工程施工行業女性職工較少,而在隧道施工領域,女職工更為少見,能駕駛大盾構的女技術人員更是屈指可數。為了更好地引導楊涔工作,項目通過開展導師帶徒活動聘任任朋靜擔任楊涔的指導老師。

任師傅工作已有10年,盾構掘進長度累計超過10公里,技術嫻熟、經驗豐富。作為楊涔的師傅、引路人,他一開始對她并不認可。盾構機因其自身的復雜性對盾構主司機的“駕駛技術”和自身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學習盾構需要熟記大量知識,克服艱苦的工作條件,掌握盾構操作技術往往需要比其他崗位付出更多的努力。更何況隧道內工作環境和條件極其惡劣,女孩子根本難以適應這種工作環境。

但楊涔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能吃苦、能堅持。她跟著師傅去隧道內巡檢,即使攀上爬下,汗流浹背也毫無抱怨。下班后她又認真翻閱技術資料,對于過程中存在的困惑,楊涔總是獨立思考、刻苦鉆研,她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盾構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堅持,任朋靜從內心認可了楊涔這個“女徒弟”,堅信她以后會是一個出色的盾構主司機,具有可培養性,于是他將自己多年來積累、掌握的操作技術全部傳授給了她。

柔肩擔重任,巾幗綻芳華

2020年10月,楊涔跟著師傅一起調至深江鐵路2標工作。在這里,她親自參與了“大灣區號”盾構機的組裝工作,這也是她“盾構人生”的起點。

“大灣區號”盾構機長135米,重3150噸,刀盤直徑13.32米。這是她第一次親眼見到如此之大的“鋼鐵巨龍”。面對成千上萬的零部件,她有點膽怯、失落。師傅任朋靜了解情況后鼓勵她勇敢地去試一試。在師傅的鼓勵下,楊涔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盾構組裝工作中。

在盾構組裝期間,她頂著烈日在高溫下工作,汗流浹背、衣服濕透是工作常態。在施工現場,工友會半開玩笑地說:“小姑娘,你趕緊回辦公室或換份工作吧,工地不是你待的地方,過幾天就曬黑了”,但她卻只是笑笑,不以為意。她每天天不亮就到達物資倉庫,研究當天組裝所需的部件,白天頂著烈日跟著叉車、吊車把零件倒運到組裝場地,主動爬到設備上掛鉤、拉倒鏈。在40°C的高溫下,她拿著裝機圖紙認真研究,即使皮膚曬的黝黑,多次中暑和擦傷,也絕不放棄、不退縮。

經歷兩個多月夜以繼日的組裝,盾構進入調試階段。為了更加了解這臺盾構機,讓自己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充滿底氣,她主動跟著工程師們一起完成調試工作,拿著圖紙在盾構機里來回穿梭,捋管路,找板閥,做記錄,身上的工裝沾滿油污也不在乎。經過努力,她把這臺盾構機環流面板上的各個球閥、板閥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全都弄懂吃透,這為她順利競聘主司機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粗约喝虆⑴c組裝完畢的“鋼鐵巨龍”刀盤轉動的那一刻,她再也止不住淚水,其中或許有委屈,有心酸,但更多的是開心和成就感。

山河萬里啟新程,甘為路石當先鋒

2021年12月,楊涔以優異的成績成功競聘上了盾構主司機崗位。12月25日,在中鐵隧道局“山河萬里 隧越新程”建設隧道總里程突破10000公里暨大灣區號盾構始發主題活動上,她從“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母永奇的手中接下火炬,正式開啟了她的“盾構人生”。

隨后的工作中,在江底幽深的隧道里,面對高溫、粉塵、潮濕和噪音,她每天在不足3平方米的主機控制室里堅持工作12個小時。掘進期間,她整天在盾構機上摸爬滾打,和泥巴、黃油打交道,衣服永遠都是滿身油污,下班后總是渾身酸痛……潮濕悶熱的環境和盾構機的噪音讓她遭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多次脫水發燒,但就算這樣,她還是一直堅持著,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盾構主司機,正是因為這種態度和精神,讓她成為了“大灣區號”主司機崗位的最佳人選。

每當被問起為何選擇隧道工程事業時,她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和自豪,“或許這是機緣巧合,又或許這就是命中注定,說明我本就該走這條路”,她用樸實的語言詮釋著她對隧道施工行業和擔任大盾構主司機無悔的選擇。

接續奮斗立潮頭,掘出城市發展夢

深江鐵路是全國“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線路正線長116公里,途經深圳、廣州、東莞、中山、江門5個地市。珠江口隧道全長13.69公里,中鐵隧道局承擔了9175米的施工任務,隧道設計時速250公里,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我國最深海底隧道,最大水壓達1.06兆帕,水壓創世界之最。

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作為中鐵隧道局萬里新征程的起點,不僅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術提供了獨特樣本,更承載著中國隧道向深地深海時代進軍的夢想。如今,楊涔駕駛著親手組裝的“地下巨龍”——“大灣區號”盾構機正在穿越珠江。掘進過程中會遇到淤泥、砂層、上軟下硬及強弱風化片巖等復雜的地質結構,這對盾構主司機而言是不小的考驗。但她能夠熟練地通過調控油缸壓力來控制盾構機姿態,準確地分析各參數變化的原因,“零失誤”切換參數保持盾構穩定、安全掘進。

目前,她駕駛“大灣區號”盾構機在地下30多米處以每天12米到16米的行進速度向前推進,最大掘進速度達50毫米/分鐘,日最快進度達到24米。截止目前已累計掘進900多米,盾構段完成了32.5%的施工任務,平穩進入海域段,地表沉降始終控制在5毫米。在不久的將來,她將駕駛盾構機穿越多處重要危險源,挑戰國內最大埋深115米的硬核之戰。

7月份,面對“發現最美鐵路”記者團的采訪,她說:“在鋼釬大錘時代,師傅送徒弟一把錘子或一雙水鞋,代表著中隧人的使命與傳承。建設沙木拉達的先輩們更是‘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自己獻兒孫’。與他們相比,我們更應該學習先輩們的奉獻精神和工匠精神。隧,盾越山河;道,承載交流。心在一藝,工匠始成。我也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懷在平凡的崗位上掘出城市發展夢,用匠心筑就通途。用遁地穿山、翻江越海交上中鐵隧道人在新時代的無悔答卷”。

她說: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初心不改,浸潤“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之心,成為“孺子牛”。作為基層奉獻者,要“初心真情為人民”,以“為民之心”吟“奉獻詩”?;鶎臃瞰I者要讓基層這片廣闊的天地與心中的天地相融合,讓青春芳華與歲月年華相融合,把為民奉獻的精神寫在基層大地上,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踐行人生理想,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念感書寫無悔青春。

使命不負,浸潤“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擔當之心,成為“拓荒牛”。作為基層奮斗者,要“建設重擔挑肩上”,以“劈波斬浪”吟“擔當詩”。“隧貫山河,道通天下”,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實踐中踐行忠誠擔當,是中鐵隧道人一生的事業。我們跟隧道建設打交道的,要到荒野中去,要踏勘隧洞地質的聲音,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想解決在歸途之中,讓翻山越海皆為通途。

忠心不泯,浸潤“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自己獻兒孫”的奉獻之心,成為“老黃牛”。作為基層建設者,要“不破樓蘭終不還”,以“燃燒青春獻終身”吟“事業詩”。要像建設沙木拉達隧道的先輩一樣,做現代的“愚公”?;鶎咏ㄔO者是中隧事業發展的“排頭兵”,要無懼斗爭、勇當先鋒,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如巨浪拍打下的礁石,始終保持巋然不動的身姿,讓“隧貫山河,道通天下”成為最強音。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項目中心 | 法律聲明 | 聯系我們

zszz@cnteg.com| 豫IPC備11007972號 | 0371-67283800

河南省鄭州高新科技開發區科學大道99號

中國中鐵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新聞中心 ? 2018-2020 版權所有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